30岁后出现痛经是子宫腺肌病吗?

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病,妇科专家介绍,近几年的医学研究表明,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、临床表现等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尽相同,普遍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
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病,妇科专家介绍,近几年的医学研究表明,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、临床表现等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尽相同,普遍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。
那么,30岁后出现痛经是子宫腺肌病吗?
子宫从内到外大致可以分为三层,最内层是柔软的黏膜组织,就是子宫内膜,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就形成了月经;中间是厚厚的肌肉层,最外面是浆膜层。妇科专家说,子宫内膜组织因为某种原因进入子宫肌肉层“扎根生长”,就会引发子宫腺肌病。
当女性经血在子宫肌层无法排出体外的时候,就会积聚在子宫肌层,引起疼痛和子宫增大。发病初期因为淤血较少,疼痛尚不严重,但随着病程加深淤血增多,患者月经来潮时的疼痛也会逐渐加剧。“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卵巢部位,而子宫腺肌病则发病在子宫本身,因此前者的疼痛部位多在小腹两侧,而子宫腺肌病的疼痛部位在下腹正中的居多。”妇科专家说,医学上称之为继发性进行性痛经,那种膨胀性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,患者往往会因此而做出一些极端行为。
此外,因为子宫肌层的淤血无法排出,会让子宫不断膨胀增大。而且因为患病后子宫内环境变化,不适合胎儿生长,还会引起不孕或反复流产。“有研究证明,约有1%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会发生恶变。”妇科专家说,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寿命。
子宫腺肌病一般年龄在30~40岁为高发人群。妇科专家提醒女性朋友,如果之前没有痛经病史的女性,在这个年龄段突然出现了逐渐加剧的继发性痛经,且伴随月经量增大,都应当引起警惕,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,看是否患有子宫腺肌病。
专家指出想要预防子宫腺肌病,最直接的的办法就是保护好子宫,不要让它轻易受到伤害。妇科专家建议女性在例假期间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。过辣、过冷的食物会引起子宫收缩,宫腔压力增大,子宫内膜可能会被挤压进子宫内壁。
以上是关于“30岁后出现痛经是子宫腺肌病吗?”的相关介绍,有不清楚的可以随时与我们的专家进行咨询。专家提示,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这才是维护健康之根本。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直接向我们的在线专家免费咨询!